真的是不吐不快,发了一篇关于秦始皇谣言的文章,结果有一个读者竟然接连
真的是不吐不快,发了一篇关于秦始皇谣言的文章,结果有一个读者竟然接连提出了三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。
原本以为这三个问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但还是有人提了出来。
既然如此,就写一篇微头条,说一下这三个问题。
第一、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是高明的决策?
要知道,这个决策在现如今看来高明,但是在当时能体现出来的就只有秦始皇的愚蠢。
秦始皇为什么统一六国,他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吗?肯定不是,他是为了他那一家一姓之天下,要不然也不会说什么要传之一世,二世,乃至万世。
既然是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,那么要做的是什么?巩固统治。
而郡县制纯纯就是自己找死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你要清楚,郡县制虽然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,但全面推行郡县制的,就只有秦国一个国家,其他的国家都只是在个别地区推行郡县制。
而秦国统一六国,一下子就将郡县制摊到全国。
你试想一下,他秦始皇去哪里找来这么多的官员镇守六国,你总不可能叫六国原来的官吏镇守六国,那这样的话还要统一六国干嘛?
这样一来,秦朝灭亡的基础就已经埋下。
这个基础就是基层的管理相当混乱。就比如张良刺杀秦王,结果呢?逃脱。
秦国通缉张耳,结果呢?还是逃脱。
刘邦私自释放徭役,成为秦国的通缉犯,结果呢?在芒砀山这个地方定居下来,竟然没有官府来扫荡他。
你说就这种离谱的基层管理能力,一旦爆发叛乱,能平定的了吗?
所以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,绝对不是什么高明的举措。
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推行郡县制的时候,连同分封制一同推行,因为他清楚秦朝为什么灭亡。
第二、秦始皇书同文,车同轨,统一度衡量?
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,统一文字的确实是秦始皇,统一车道的也的确是秦始皇。
但这两件事情的难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。
统一文字只需要统一上层即可,毕竟底层就算到清朝都是连字都不识,你根本就不需要统一他们。
而统一车道则是更加简单,这完全就是出自于统治需要。
毕竟如果车道还是与之前的一样,那么六国的车道秦国根本就走不了。
毕竟你的车大,别人的车小,别人的车行驶的时候,车轮还在车道上,而你的车行驶的时候车轮已经到路边的杂草。
这样一来,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兵马,调动物资,那是相当的困难,所以车道必须要统一。
而当时六国已经统一,统一车道则是更加简单的事情。
唯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统一度衡量,毕竟统一度衡量那是牵扯到全国上下的事情。
而事实是,统一度衡量并不是秦国统一的,而是汉朝统一。
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,毕竟秦国的行政效率放在那里,你指望他统一一件关乎全国上下的事情,那是完全不可能的。
第三、秦始皇有足够的威慑力,如果秦始皇不去世,秦国一定不会亡?
说秦始皇能威慑住全国,那简直是扯淡。
你试想一下,秦始皇的威慑力如果真的有那么大,高渐离、荆轲他们是怎么敢刺杀秦始皇的?
而秦始皇巡游天下,就是为了利用他的威慑力震住全国百姓,结果你猜怎么着?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,直接给他的车来了一个大锤子。
幸好砸中的是副车,不是他的车,要是砸到他的车的话,他不死也得重伤。
就这样的他,还指望靠威慑力震慑住全国,那不是做梦吗?
你试想一下,如果有一个人将你已经逼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,你说你还会惧怕这个人吗?
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再惧怕,而是选择拿起刀,你死我活。
王朝的末代皇帝并不止胡亥一个,还有其他的,就比如隋炀帝、崇祯。
但这两位无一例外撑的时间都超过十年,就连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撑的时间也高达十年以上。
要知道,晋惠帝的智商都不正常,胡亥就算比不过隋炀帝、崇祯,也能比得过晋惠帝。
但秦朝在他的手里只撑了四年的时间,这说明什么?说明秦国原本就在灭亡的边缘。
上面已经提到,秦国对基层基本上没有什么管控能力,再加上他又将暴秦的那一套法律套到全国,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各种大型工程,动用的人力高达将近千万。
有的人或许会纳闷,怎么可能动用高达将近千万的人力?
你要清楚,秦国南北的那八十万大军是不会自己有饭吃的,而修秦始皇陵、修阿房宫的那将近百万人也不会自己有饭吃,他们吃饭都得需要别人供应。
而平均一个人就得需要五个人供应,这不是将近千万,是将近多少?
当时秦国的总人口仅仅只有三千万左右,普遍都是五口之家,这说明秦朝动用的人力已经超越百姓的承受范围,你说秦朝还能撑得了多久?
总而言之,别说秦始皇,对于封建王朝的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要有着过高的期望。
你要清楚,他们生活的时代叫作封建王朝,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江山而已。
只不过在统治的时候,有意无意的做出了有利于民族发展的贡献。
就连现如今的网上到处夸的朱元璋亦是如此,如果他不是为了他们朱家,他又怎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“养猪”政策?